将苏州古典园林制成3D动画,坐在电脑屏幕前就可以游览园林胜景,还能跨时空欣赏它的春夏秋冬。12月21日,在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报告厅西厅举行了“苏建交环艺系“筑居”名师工作室捐赠园林复原项目仪式”。苏州档案局征集编研处俞菁处长、苏州园林档案博物馆包兰副馆长、学校郝云亮校长、谢永东副校长和环艺系全体教师、14、15级学生出席捐赠仪式。会议由环境艺术工程系陈鑫主任主持。
会议开始陈鑫主任介绍了本学期项目化教学的步骤和团队分工安排,然后由14级三个复原团队的项目负责人进行了PPT展示和园林动画漫游演示,向大家分别展示了3D 动画版的苏州古典园林怡园、网师园和艺圃。每座园林的动画流线图从多个维度实景再现了三大园林的前世今生,将观众带入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山水园林画卷。除了3D动画版的园林,学生还同时制作了调研的文本、房间布局效果图以及整个园林的彩平图、鸟瞰图和轴测图。
苏州园林档案博物馆包馆长对于三个复原组的作品进行了点评,认为高校与园林管理部门进行融合,将园林的手法融进专业的教学很有意义,作为一所高职院校的学生,能够将园林复原的如此好和资料收集这么全是非常不容易的,可以看出学生们在此过程中花费了很多的心血。档案馆非常乐意将学生们的调研所得进行档案馆藏。随后,郝云亮校长向包兰副馆长捐赠了环艺系14级社会服务项目的展册文本、光盘等全套资料,包馆长也将档案馆的留园印记等资料捐赠给学校图书馆。郝校长对本次的捐赠仪式做了高度评价,认为项目教学获得专家的认可这是环艺系项目教学一个新的突破,希望环艺系继续保持不断地探索精神和社会服务意识。
苏州档案局征集编研处俞菁处长从政府层面对于如何利用好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做了阐述,她认为今天的这个形式非常好,对于学生增强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具有很好的激励作用,档案就是要对公众开放,让公众通过查阅资料,去感知园林、走进园林、融入园林,学生通过园林的调研,能够将所得融进自己的专业之中。
本学期,14级留校24名学生对苏州古典园林的布局、植物配置、洞门花窗、砖雕铺地、室内陈设、掇山理水的意匠进行了现场调研和探讨。利用学生的专业优势,将苏州的艺圃、怡园、网师园借助于电脑和互联网云计算平台技术进行了动画复制工作,感受园林的建筑魅力,并能够通过对园林的调研,能够将园林的文化意蕴运用到自己的专业实践之中,体现文化自信、专业自信和社会服务意识。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团队合作、相互讨论、查阅资料,锻炼了组织协调能力和精诚合作的团队精神,为今后的专业设计奠定良好的基础。
图1:捐赠仪式现场
图2 学生制作的苏州艺圃、网师园、怡园的动画截图